合力成就世界工业车辆领域十强企业

发布时间:2008-09-29阅读:1036
  9月26日上午,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建厂50周年暨第22万台叉车下线庆典仪式,安徽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中国机械联合会、中国叉车工业公司等领导应邀出席了庆典仪式。

  世界工业车辆十强企业、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和安徽省18家重点企业集团——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合力”),多年来坚持以改革总揽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打造强势企业,经济效益逐年递增,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经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历经50年的发展,民族品牌“HELI”成为中国叉车行业的名片蜚声海内外,而作为中国民族叉车工业的中流砥柱和领军企业,合力已成长为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完备的科研设计体系,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科技成果,具备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最全面的产品系列的中国叉车工业的生产、科研和出口基地。并以连续17年国内行业第一的实绩和优势,积极发挥了引领和带动中国民族叉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2006年,还成功跻身世界工业车辆领域前十强,为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合力时,给予高度评价。

  合力的前身是合肥起重运输机器厂,始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起重运输、矿山冶金设备。自1963年起生产叉车,年产仅百台。1983年转轨定向生产叉车。作为国家定点生产叉车的企业,当时企业资产仅2300万元,年产叉车量少,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产品市场份额微不足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叉车巨头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当时国内工业车辆,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规模,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有20年的差距。以振兴民族叉车工业为己任的合力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民族叉车制造业水平不尽快提升,中国叉车市场将会被国外品牌所取代。1985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风起云涌、方兴未艾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中,合力决定抓住机遇,高起点引进。他们瞄准国际最先进的叉车制造技术,决心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对我国叉车制造技术和工艺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提升。于是在通过对西欧、北美、日本、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考察后,从世界叉车制造十大巨头之一的一家日本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10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制造技术。他们一方面派出由优秀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组成的代表组,东渡日本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并积极消化吸收,把日本公司提供的图纸,转变为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技术和装备水平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他们紧紧抓住技术创新和事关企业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技术改造,高标准选购高、精、尖关键数控设备,增添了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数控设备170多台套,使设备新度系数达80%以上,设备数控率达80%;建成四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金加工柔性生产线,实现了叉车生产所有关键零部件数控化;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前处理、涂装、叉车总装线;建成集金切、结构件制造、总装、检测精整、油漆为一体的5—42吨大吨位叉车生产区、薄板件生产区和电瓶叉车生产线,使叉车制造从下料、焊接、金切、装配、整机检测等关键工序的工艺装备水平一步跃入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叉车产品在机构优化设计、叉车稳定性计算、叉车动力系统总体参数计算等方面的设计精度和设计质量,合力投资数千万元,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MIS(计算机信息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使新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且成为全国机械行业第一家实现甩掉绘图版用计算机进行产品设计的企业。经过几年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合力用最快的速度缩小差距,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并领先同行,抢占了中国叉车市场的制高点,1991年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连续17年在中国叉车行业独占鳌头!至此,合力悄然崛起,由默默无闻迅速走向辉煌。

  为了谋求企业更大的发展,1992年8月,以本部为核心,合力组建了新的集团公司,它由四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协议层)41个企事业单位组成。合力发挥龙头作用,以资产为纽带,横向联合,不仅带动它业共同发展,也壮大了自身规模。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在本公司内与日本公司先后兴办了两个小合资企业——安东铸造有限公司和安徽TCM叉车有限公司。虽然这两个合资企业人数仅有百人,但技术和管理水平均是世界一流的。小合资带来大效应。

  合资企业的综合水平和实际能力成为善于创新发展的合力的窗口和标杆,用合资企业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创新整改,同时,以合资企业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叉车行业的走势和动态,跟踪世界叉车最新技术动态,为合力创新提供权威、准确、及时的信息。在合资过程中,合力始终把利用外资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合资企业只是“HELI”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源源不断地向母公司输送创新之源,使员工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世界一流的叉车制造技术。通过创办合资企业,合力在提高企业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增强了占领市场特别是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带动了整机和零部件出口,加速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促进了“HELI”名牌战略的实施。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创新所需的资金问题,合力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当作头等大事。他们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资产流动、增值,借以盘活资产。1996年10月9日,合力控股的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徽合力”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全国叉车行业的“第一股”和“唯一股”。为了进一步壮大集团实力,增强企业博弈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合力还打破以往靠资本原始积累自我发展的格局,实行低成本扩张。在政府经济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采取无偿划拨、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扩大企业规模,实现集约经营。

  1996年完成了对安庆车桥厂的无偿划拨工作,接收资产2044万元;1997年上半年又跨地区完成了对蚌埠液力机械厂的兼并,吸收资产4284万元;在“西部大开发”的序曲中,1997年下半年又跨省份实施了对宝鸡叉车四厂的整体兼并,这不仅盘活了该厂几千万元的存量资产,也使其成为合力发展多品种叉车,增强实力,开拓西北市场和出口东南亚、独联体等国家的生产基地,成为公司在西部的桥头堡;2007年,顺应 “中部崛起”的发展趋势,同时进一步扩大南方的市场份额,合力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机遇期,又收购了湖南衡阳力尔美有限责任公司部分有效资产,投资兴建了合力工业车辆南方(衡阳)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在国内生产叉车的整体布局。

  创新发展无止境。在此后的日子里,合力着眼国内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坚持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企业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他们以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工业车辆重点实验室为平台,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试验试制于一体,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品的设计开发遵循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积极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最大限度地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合力也是最早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在行业中最早建成了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制造特点的柔性制造体系,并最早将MRPII以及三维CAD/CAM/CAPP/PDM/ERP等信息管理技术成功应用到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其应用效果成为行业典范。从面向库存生产,到面向订单组装,合力不断实现制造模式的飞跃,极大缩短了整机制造和交付周期。

  2004年,合力工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为齐全的工业车辆设计、制造、营销基地。从整机到零部件,从内燃车辆到电动车辆,从中小吨位到重装车辆,从引进技术产品到自主设计最新的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G系列产品,合力人自主创新的步伐一刻没有停歇。在中国工业车辆产业发展历程中,合力从制造理念到制造模式都独具一格。他们是最早认识到,要对“制造叉车”赋予更多内涵的国内厂家。从90年代中期开始,合力就逐步自行设计制造铸件、变速箱、油缸、变矩器、转向桥、驱动桥等关键零部件。如今,关键零部件已经成为合力的主业之一,拥有多家专业化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其配套领域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欧美市场。合力为中国工业车辆行业配套环境的改善,以及对零部件产业的引领、规范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合力拥有中国工业车辆行业最全面的产品系列,并始终坚持自主品牌,在产品大量出口的同时,还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技术出口。合力人视品质如生命。围绕叉车、相关工程机械产品和核心零部件这三大支柱产品,合力注重品牌建设,以“三高”人才为支撑,积极推进“精品工程”,以精品塑造名牌。他们始终牢牢抓住质量管理机制这根链条,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制定了《质量方针》,编制了《质量手册》,以质量立法,健全质量体系来规范质量行为,进一步强化经营生产全程的质量控制。

  合力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使合力具有设计制造从0.5吨—45吨全系列共512个品种、1700多种型号的叉车系列产品的能力。在“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技术创新原则指导下,合力围绕市场选产品,围绕产品抓创新,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地慎重选择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自主创新课题,成功地解决了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诸多瓶颈问题,使合力先后共取得了41项专利技术,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H2000和G系列叉车这一民族叉车品牌。“合力”牌集装箱空箱堆高机和45T正面吊的面世,还成功打破了国内市场洋品牌垄断的局面。

  随着市场的全面开放,合力的竞争对手已不仅仅是国内同行企业,一些外资、合资公司也把合力当作目标穷追不舍。面对狼烟四起的严峻形势,合力坚持把营销布局作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不断进行营销创新,调整营销战略。首先是网络建设和服务超前,当不少叉车企业幡然醒悟狠抓产品质量和埋头提升产量的时候,合力早已参悟服务商机,以遍布全国的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用户资源;他们还大胆探索,又超前一步启动了销售体制改革,按照“集团控股、经理持大股、骨干持股”的原则,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对销售公司的主要销售网点进行多元化产权结构改制,并实行部分网点的“民营化”,使责、权、利更加明确,大幅降低了关联交易,最大限度地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客户、销售骨干和公司这样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网点的建设上,他们结合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实行销售网点的动态管理,坚持扶优扶强,优胜劣汰,指导网点间的兼并收购、重组整合,以在全国中心城市形成强大网点为目的,不断加强公司的整个网络建设。合力建成了国内叉车行业首家集叉车展示、配件销售、叉车修理、叉车租赁及企业培训等于一体的“4S”店。针对有的企业不惜以低价格与“合力”展开销售终端争夺战,他们采取区域区别政策,使用灵活的价格政策智取市场。

  目前,合力以密布全国的100多家国内销售网点和72个国外销售服务机构所构筑的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占据了30%以上的国内市场。作为中国叉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合力肩负着打造民族品牌的使命,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国际化战略,坚持实施多元化的营销策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55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注册商标,并分别在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2家独家代理商,产品出口到1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出口到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以来,合力的出口已连续保持50%的增长速度。“中国驰名商标”“HELI”品牌在国际工业车辆领域享有很高的品牌信誉,已成为德国、美国、日本等叉车制造强国有力的竞争对手,成为中国叉车行业抗衡国际知名品牌的支柱。

  “30年累计产销叉车1万台、3年产销叉车1万台、1年1万台、一年3万多台”——合力不断刷新记录。截止2008年9月26日,合力已产销民族品牌“HELI”叉车22万台,铸就了中国叉车行业发展史上一个个新的里程碑,并以超前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引领和带动着民族叉车工业快速发展,有力地阻击国外品牌的进入。

  “合力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一直以来发展的很好。那么,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呢?第一,要有适应市场竞争的机制,若没有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你就掌握不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第二,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既要有优质的产品,还要有价格上的优势。”——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13日考察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时所作的重要讲话。考察中,胡总书记还兴致勃勃登上了合力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G系列3吨内燃叉车,模拟操作。这是对合力巨大的鼓舞,也是对合力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民族工业的极大支持和肯定,寄寓着对合力更好更快发展的殷切期望,这更加坚定了合力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好机遇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德进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合力目前在全球的行业排名位于第十位,我们肯定不会满足于这样的位置。近期公司正在做规划,通过各方的论证、咨询、分析,希望对未来的发展有更科学的指导定位。我们的目标起码是进入行业的前五名,真正实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的要让‘HELI’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的目标。”

  走过50年的辉煌历程,合力已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打造百亿企业、奔向百年合力的新征程中,合力有信心依托雄厚的科研设计基础与装备实力,依靠优秀的员工队伍,借助合力工业园这个产业平台,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快产业化和国际化步伐,努力为推进我国叉车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做出新的贡献,为把合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企业集团再创辉煌!

  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中国叉车网、《国际工程机械》、物流装备杂志社、《叉车》杂志社等5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