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团畅想“千亿蓝图” 向变革要效益
转载 2012-01-09 08:492011年初,董事长梁稳根提出,“相对于国际同行,我们要在质量和品质上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要把2011年打造成三一的‘品质和制造年’。”下半年,三一产品获“用户满意度8项第一”,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让三一人信心满满。
2012年,对三一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千亿目标近在咫尺,而制造作为三一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更是率先进入“备战状态”。走进三一生产车间,听到最多、谈到最多、看到最多的也是三一生产方式——SPS。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认为,三一生产方式将推动三一由粗放经营向精益化转变,将给三一的发展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制造变革的推进,三一的工艺装备、标准化作业程度以及过程质量保证能力大幅提升,生产组织方式更加科学合理。SPS不仅最大限度满足了客户需求,确保了产品高质量,在SPS的探索与实践中,还进一步改善了员工工作条件,让工作更规范、更轻松。
畅想千亿 向变革要效益
根深方能叶茂。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三一深知制造能力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而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就必须推行精益生产模式。4年前,在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的大力推动下,“SPS——三一生产方式”新鲜出炉。一场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深层次制造变革在三一拉开大幕。
4年的持续推进和完善,当年较为模糊的SPS,现在已有了清晰的逻辑。即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构建一个高质量产出的平台,最终输出高品质的产品。其中高质量产出的平台,由先进的制造技术系统和先进的制造管理系统两个软硬件系统组成。
这一蓝图得到了日籍专家的高度肯定。就连世界顶级精益大师詹姆斯·沃麦克也对三一在精益制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表示惊讶。在SPS蓝图的指引下,三一制造变革所取得的成果如井喷般涌现。三一制造向科技创新、效益质量型转变。
截至今年10月,集团主机产能同比增长超过49%;在工艺装备方面,起重机事业部成型、涂装、装配及调试4个工艺均居集团第一;昆山重机焊接、表面处理工艺名列集团第一;还建立了人、设备、场地、费用投入产出控制指标,并每月实施监控,其中制造商务系统人均产值、单位面积产出同比分别提升16.6%、19.2%;2011年,集团精益改善年节约金额5.07亿元。
效益突显之时,三一产品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三一8类产品在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中,获得自主品牌用户满意度第一,另有4类产品获得第二。此外,三一本年度在质量奖项方面获誉颇丰:5月,荣膺“首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6月,荣获“江苏省质量奖”;9月,获得“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一年,三一还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基地。
除了在国内获得市场和客户认可外,2011年,三一高品质产品更是蜚声海外。今年3月,在驰援日本福岛核电站期间,三一62米泵车以其高品质与高性能,赢得各方赞誉,被亲切誉为“大长颈鹿”。继三一泵车之后,三一拖泵、三一挖掘机、三一正面吊,纷纷突入产品准入制度非常苛刻的日本市场,“单骑”逐渐变为“军团”,“中国制造”正在赢得世界尊敬。
12月21日,记者来到18号厂房,见到了流水线上工作的员工。这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认真、努力与敬业,三一制造才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客户的赞誉。
虽然与他们接触的时间不长,但在他们身上,记者能感受到他们每个人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而这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源泉”。冲击千亿目标,他们一直在努力。记者特意选取了三个镜头,力图展现他们的工作风貌、生活状态、人生理想。也许,这些画面所体现的贡献值很小,但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之中,三一正“英姿勃发”,昂首挺进“千亿俱乐部”。
流水线上的那些工人
吊装转塔班:马季
每天早上7:00,在18号厂房工作的马季快速赶到公司,在食堂吃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后,来到厂房门口,准备开早会。线长戴伟会将昨天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然后对今天的任务进行布置。
回到厂房,马季的主要任务就是焊接斜拉梁和连接板,这是这条流水线的起点。本条生产线共分为12个工位,每三个工位设置一名班长,每个工位设计的节拍是1个小时。
在三一工作了四年的马季,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以前他在南1号厂房工作,今年7月份,18号厂房投产运营,他们班组4个人都过来了。
马季参加焊工培训
18号厂房是纯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方式,必须要马季保证自己的焊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否则会影响下一道工序。
像这样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已在三一集团全面铺开。在三一起重机,焊接流水线被誉为“流动的风景”;在三一重机,中挖装配线被中质协评定为“五星级现场”。目前,三一已获得2个“国家五星级现场”及2个“国家四星级现场”,三一的喷抛丸表面处理、焊接自动化、涂装工艺、装配调试工艺等整体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谈起明年的打算,马季表示,除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焊接质量外,他还希望三一能再次取得突破性发展,“因为企业发展好了,我和家人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吊装后支腿班:余奇
在吊装后支腿工位,记者碰到了正在装配转盘的余奇。转盘上的螺栓,需要他用气动枪打上去。以前在调试场工作的他,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很满意。
现在打螺栓,用上了气动枪,这让他的劳动量减轻了不少。“不要小看这一把气动枪,这些都是进口的,一把气动枪就近百万。”余奇告诉记者。除了这项工作外,余奇还要装备油管。当然,他的工具除了气动枪外,还有特制的扳手,只要设定好扭力,就能精准完成作业,“这样装配出来的产品很一致,质量也能得到进一步保证”。
据了解,工装的使用在三一已十分普及。2011年,集团新增焊接工装329套,总投资3600万元;新增机加工装259套,总投资255万元;新增特级设备336台,一级设备363台,二级设备511台,三级设备851台,总投资达到38亿元。截至10月,集团主机产能同比增长超过49%,现在已能完全满足生产高峰的需要。
“贡献不在于大小,只要是为公司着想,是为客户着想,我们乐于奉献。” 他笑着说道。
吊装臂架班:刘海波
站在近3米的泵车上,刘海波正在通过转台的2个工艺孔内,用臂架轴压装机将臂架压进去。正在装配的这台泵车是4桥56米的,经过前几轮的装配,到这里的时候,装配工作已进行了一大半。
“尽管才工作一年多,但刘海波的质量意识绝对比得上老员工。”一旁的同事表示,每次臂架安装完毕后,只要不耽误下道工序,刘海波还会主动检查好几次。“其实这些好习惯要归功于带我的师傅黄元顶,他在三一工作10几年了。”刘海波表示。
“师徒制是集团开展班组建设的一个环节。”据精益质量总部班组建设主管杨权介绍,2011年,三一集团的QC改善、TPM(全员生产维修)、班组四星员工等班组活动覆盖率已超过85%;班组长轮训覆盖率90%以上;集团三星级班组认证达标合格率约50%;作业标准制度基本建立,各项推进工作已逐步规范化。
“公司实行的标准化作业,能确保产品质量”,说完,刘海波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一份作业图给记者看。2012年,刘海波希望他的技术水平能有一个大的提升,“至少要和我的师傅不相上下”。
截至2011年11月,三一在质量管理、制造管理、工艺装备及团队建设上,均取得突破性发展,成果显著。
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首次故障率同比下降58.2%;早期故障率同比下降34.81%;换件维修率同比下降45.27%。产品展品化水平明显提升,11月份已达849分,去年745分。
质量体系水平有较大进步,目标为600分,11月份已达610分,同比提升17.43%;质量人员培养有所起色,初级认证通过率18%,中级20%,高级2%。
制造管理
流程化制造水平已超越预期目标,目标为80分,11月份已达80.3分,同比提升12.0分;精益改善降成本效果显著,年节约金额5.07亿元。
精益改善活动已形成常态化,完成改善成果1146个,推广368个,发布10期《SPS最佳实践集锦》,评选改善之星16名;技改管控项目化,新建、优化技改制度4个,减少技改投资2791万元。
工艺装备
整体水平已实现翻红,目标为80分,11月份已达82分,同比提升19分。其中八大工艺核心指标共25项,有21项已达年度目标,指标达成率84%;工艺文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目标达成率100%;设备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升,其中关重设备入网监控率已达100%。
团队建设
专家型组织已初步形成,全年引进25名专家,其中总监级待遇10人,部级待遇5人,骨干10人;人才培训上,全年开展部长级培训3期,科长级培训10期,普通级培训20期;班组建设方面,已实现班组活动常态化,覆盖率超过85%,其中50%班组达三星级,两个班组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作业标准100%的班组都有,其中优秀作业标准达76%,熟练作业标准达80%。
24岁班长有雄心
12月6日,在重庆召开的2011年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暨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交流大会上,三一电气齿轮班、三一重工转塔台镗工班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质量协会联合授予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
“荣誉的获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三一电气齿轮班班长李亮说道,“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三一高品质产品的肯定。”
2009年毕业于保定科技职业学院的李亮,参加了三一集团的校园招聘会并顺利进入公司,惹得同班同学羡慕不已。今年还不到24岁的李亮,是多能工,对铣齿、滚齿、插齿等工种都了然于心,“这样工作起来不仅顺手,而且更能保证产品质量。”他年龄不大,却有着颗“雄心”:“经过自己班组制造的产品必须是高品质产品,还希望将班组的16名员工都打造成多能工。”
齿轮班除了拥有8台德国利勃海尔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等先进设备,还有一群重视质量的员工。这得益于齿轮班开展的新员工培训:第一步,岗前意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加工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等。第二步,规范的操作培训,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式。第三步,反复进行班前班后质量意识灌输,把质量意识注入每位员工的血脉。
齿轮班全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QC改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今年,由齿轮班提出的两项QC成果《铣齿工装装夹提效项目》、《等高块改进项目》均已落实完成。其中,《铣齿工装装夹提效项目》提高了加工效率,在试运行期间改善效果非常突出,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节约了零件装夹时间。
“求品质,员工是关键。”李亮表示,新员工培训结束后,还应抓好质量考核,积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书”规范作业,使所加工的产品满足公司与客户的质量要求。
2011年4月,齿轮班通过了三一集团精益质量总部的审核,被评为“星级班组”。“在班组刚成立时,我们就给它取好了名字:‘团结奋进班’。团结一心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成果。而集团的千亿目标,就是由这些小的成果汇集而成。”李亮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家在2009年时就买了一台三一挖掘机,“我爸爸对这台挖掘机的品质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