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物料搬运市场中丙烷动力叉车
原创 2020-02-05 10:30 倚歌 来源:中叉网-中叉网在美国,丙烷一直为叉车提供动力。即使出现了新的选择,丙烷叉车也证明了其持久的优势。根据美国丙烷教育与研究理事会(Propan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ouncil-PERC)的数据,丙烷目前在4类和5类叉车中拥有约90%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他们更喜欢丙烷而不是柴油或电力作为动力用的叉车。
事实上,丙烷作为叉车的动力来源,人们所关心的主要因素:燃料来源于本地,干净的且安全。
美国本土丰富的燃料来源
有很多设施管理人员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丙烷是全美使用的通用替代燃料。丙烷已被近1200万美国家庭用于诸如加热暖气和以及厨房用水等住宅用途,以及数百万的美国人用于交通、商业、工业和农业用途。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美国有90%以上的丙烷供应是在本土生产的。美国制造的燃料在美国保留住了工作岗位,截至2012年,全国有145,000多名工人从事丙烷贸易、批发和销售工作。
丙烷也是一种丰富的燃料。如今,美国生产的丙烷已经足够多。实际上,美国是丙烷的主要生产国。丙烷生产后,丙烷通过管道、铁路罐车、牵引拖车和驳船等渠道网络在全国各地流动,一路上又创造了约80,000个就业机会。
自1990年代以来,丙烷已转向更清洁的商业领域并成为可接受的普遍燃料。越来越多的企业专注于低排放运营。机械设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变得“绿色”或更加节能,其中之一包括设备和燃料的类型,以及每天选择的运输工具。
尽管,目前的形势有助于电动叉车的发展,但丙烷由于其低排放特性依然在与时俱进。丙烷是一种低碳替代燃料,应用领域广泛,其产生的排放量远少于柴油和电力。
PERC与天然气技术研究所合作,针对主要丙烷市场(包括叉车)的目标应用进行了比较排放分析。该报告分析了整个能源消耗的燃料循环,温室气体和标准污染物排放量(氧化氮和氧化硫)。
研究表明,与电动叉车相比,丙烷可以减少76%的氧化硫(SOx)排放。在排放方面,丙烷相比电力的优势可能令某些物料搬运专业人士感到意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忽略电气的全部排放。尽管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期间产生零排放,但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在生产和传输电力时产生的排放。这包括燃煤电厂产生的所有排放以及将电力输送到工厂期间的排放。当考虑到全部排放量时,电力并不是那么令人乐观。
与类似型号的柴油叉车发动机相比,丙烷叉车发动机可减少97%的碳氢化合物和NOx排放,而不会降低有效载荷或动力。另外,维护良好的丙烷叉车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而柴油机则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排放物。因此,丙烷叉车具有在室内和室外作业的多功能性。
随着清洁、低排放的替代能源的发展,可再生丙烷将成为能源对话中的一个更普遍话题。据估计,到2040年,可再生丙烷将满足美国丙烷需求的近一半。可再生丙烷是可再生柴油和喷气燃料生产过程的副产品,该过程将植物和植物油、废油脂和动物脂肪转化为燃料。因为它是用可再生的原材料生产的,所以可再生丙烷比常规丙烷更清洁。并且考虑到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与传统丙烷相同,可再生丙烷可用于所有相同的应用。
加强工厂的安全文化
安全是物料搬运、配送和物流行业中的重要主题。就像物料搬运设备的类型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一样,他们对设备的选择也会影响员工的安全。
由于设备的性质,叉车会带来一些风险。就是说,燃料的选择确实有所作为,丙烷可以帮助规避对员工的潜在危害。例如,使用丙烷动力叉车的操作员可以避免电动叉车充电设备产生的电气危险,柴油燃料设备产生的有害泄漏以及铅酸电池供电的叉车产生的化学泄漏。丙烷使用者无需搬运重型的叉车电池,而是可以将一个空的丙烷瓶换成一个完整的丙烷瓶而已。
本地丙烷供应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充当安全资源,包括每次更换气瓶时都要检查气瓶,并从服务中排除损坏的气瓶;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如何安全地在叉车上安装丙烷气瓶;一些供应商为叉车客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培训机会。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资讯
更多- 卓一智能叉车在CeMAT ASIA (2024)展示物流领域的先锋力量
- 镭神智能激光雷达全场景系统解决方案赋能低空经济新时代
- 关于对行业标准《工业车辆 踏板加速器》《工业车辆 视频监视系统》(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 “感恩 同行 再出发”--中叉网25周年庆典在上海圆满举行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4.11.3-11.9)
- 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110)2024年系列会议在法国库尔布瓦成功召开
- 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车辆技术委员会(ISO/TC110)2024年系列会议在法国库尔布瓦成功召开
- 数智赋能、智慧搬运--2024中国工业车辆与移动机器人数智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
- CeMAT ASIA 2024:全球物流行业盛会,展示智能制造新趋势
- 本周工业车辆行业热点回顾(2024.10.2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