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我国部分机械产品正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转载 2006-09-20 00:00 中国机电工业 来源:中国机电工业
  不久前,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专题研讨了“近几年来行业若干产品产能增长与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有关建议”。来自汽车、通用、重型、石油和化工设备、液压、工程机械、零部件等行业的专家在会上分析了所在行业目前的情况,并表示,有关产品不同程度存在或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指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加剧了企业间兼并重组,一些效益好的企业通过这一行为扩大了生产能力,丰富了产品品种,一些零部件企业由此进入整车生产行列。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企业生产规模扩展迅速,生产能力目前已经达到800万辆。而2010年我国的市场需求是800万辆左右,2020年市场需求可达到1250—1400万辆。而从我国目前的现有生产能力和在建能力看,到2010年,新厂的不断建立使得国内汽车市场无法吸收新增的产能,建成的能力不会低于1200万辆,生产能力将超过预测市场需求250万辆,大约三分之一的能力放空,将有200—300万辆生产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即使我国在2010年之前仍能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届时国内年销新车也很难超过1000万辆,加上每年大约有150—200万辆的二手车的进入,即使不考虑道路和燃油消耗的因素,国内市场的容量也不太可能突破1200万辆,如没有新的销售市场,能力放空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汪建业表示,重型机械行业总体趋势是产品产能随市场需求增长而增加,且产能增长高于市场需求的增加。由于国家从2000年开始以财政贴息贷款对重型机械行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02年和2003年,这些技术改造已初见成效,不但提高了企业装备水平,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产品产能,结果使产量的增加远远快于市场销售的增长,如矿山设备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66.48%,而市场销售额度仅增长37.62%;冶金设备2004年产量比2003年提高84.82%,而市场销售额度只增长了30.05%。以上两种设备的产能增加还未实现其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石油和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张家明主任则表示,我国石油和化工设备的制造能力可以适应国内外需求增长,无需更多增加产能。产品供需矛盾主要是一般产品供大于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较少。虽然化工设备行业2004年出现少见的需求旺盛局面,造成有些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产能不足,只是促使企业恢复生产,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因此不宜盲目扩大化工设备产能。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宝德指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产能供过于求已经非常明显,如,装载机去年销了11万台,但产能可能达到17—18万台。去年下半年不少企业上三天班休息四天。
  中国印刷机械工业协会张志远主任表示,印机行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特别是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低水平还在扩张,粗制滥造,拼装仿造,跟随制造现象在局部区域十分严重,并展开了恶性价格战。但高档印刷机的生产能力不足,还不能满足需要。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张万祥主任提供的书面分析材料显示,近几年来,在电工行业的主要产品中,以发电及输变电设备产能增长最为显著。发电设备产销两旺的供求关系预计将保持到2008年,之后,随着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需求大约会维持在每年3000—4000万千瓦的水平,而现在的生产供应能力已经达到7000万千万以上。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机械工业连续3年的高增长开始明显回落,1—4月利润下降了15%多,一部分行业产能增长有些盲目。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汽车和工程机械,这两个行业在三年的高增长期增速太猛烈,所以产能过剩已经显形化;二类是电工、内燃机和重型机械,虽然没有显形化,但是已经上马的能力,一旦市场需求下降,可能会难以消化。到时候,发电设备7000万千瓦的产能怎么办?重型机械目前在13个行业中增速还排在前面,但很担心重蹈能力过剩的覆辙,如20世纪90年代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内燃机,这些年随主机发展,大强度、高力度的投入,且有外资背景,如果汽车300万辆放空,内燃机怎么应对。这三个行业在今后几年,矛盾会逐步显形化。三类,包括如印刷机械等行业,产能虽然没有那么明显过剩,在转型期,依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根据去年底专家委提出的机械工业经历了2003年、2004年历史上少有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期,生产能力的放空,势必造成两败、甚至可能是四败俱伤。之前投入的设备、技术资金,在将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后怎么办?目前,已有行业产能增长明显快于需求,如数控加工中心等也可能出现像内燃机、电工行业一样的情况,而且,过两年后,可能有一大批产品市场需求会发生变化,趋于平稳,到时已建的厂房等设施会出现闲置。因此,理性地看待经济增长很重要。他指出,一是企业的能力扩张不要依靠外延,而应设法挖掘内部潜力;尽可能利用周边的能力。二是要充分考虑到国内市场的多层次需求,把自己的能力进行分解。三是不但考虑外力的需求,同时需要考虑国外的需求,扩大出口。四是应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解决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问题,尽量提升低端技术的水平。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