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驱动“中国动力”扬帆海外 检验检疫精准助力保驾护航
转载 2016-11-30 08:15 人民网 来源:人民网近日,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活动走进山东潍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潍柴动力),实地探求中国工业载具“心脏”制造者的质量之道。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为建立于1946年的潍坊柴油机厂。十几年间,潍柴动力从销售额不足20亿元的地方国企成长为一个国际化企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业低迷的当下,今年前三季度,潍柴控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70%。这和潍柴动力一以贯之的“质量之道”是分不开的。为确保产品质量,潍柴严格按照ISO/TS16949、GJB9001B质量体系,对产品研发、制造、出厂检验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并制定多项质量管理办法,强化质量监控。
潍柴动力检测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测试
“潍柴在以客户满意为宗旨的引领下,以‘质量在我手中’为抓手,全面打造WOS运营体系,以‘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不接受缺陷’为核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产品质量。”这是潍柴动力总质量师、质量部部长张中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潍柴动力对产品质量的管控首先是在制度上的,潍柴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打造独具潍柴特色的WOS精益质量管理模式,让全体员工都能参与其中,把提高产品质量当做自己的事,从而提升产品质量的管控。
增强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让质量保证从源头做起。“公司建立了层级会议的质量管控体系,一般情况下,现场发现问题随时就会处理,但是有一些问题在不同人员级别权责之下处理不了的,就会逐级上报,上报之后通过沟通交流制定解决计划,计划完成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形成一个问题解决的“闭环”。通过“回头看”来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防止类似问题的再发生。”潍柴动力制造总监、总工艺师刘元强介绍说。
潍柴动力一号工厂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发动机
除了在“制”上打造特色质量管理体系,潍柴还通过“智”来提高产品质量。这个“智”指的就是潍柴运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来帮助改进生产环节提升质量品质。这其中既包括潍柴5000家服务站反馈的数据,也包括生产线上产生的实时数据。
“正向的数据可以检测我们的生产水平和能力,而失效数据同样是一座‘金矿’。”张中祥说。潍柴通过对这些失效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并以矩阵式的模式,让公司各个部门都要参与进来,解决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潍柴动力一号工厂总装车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
此外,潍柴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十分重视激发基层员工的创新热情。从2013年底开始,潍柴在生产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推出了对员工创新的激励机制,并以创新项目带头人的名字命名工序,并给予创新团队一定物质奖励。这一举措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员工创新研发的积极性。以潍柴动力一号工厂总装车间工人王树军为例,几年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项目单元包括“树军两轴自动拧紧单元”、“树军缸盖自动下料单元”在内的就有十几个。据介绍,这种创新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王树军领导的创新团队每年都会有5,6个新成果推出。而这种自动化的改造,对于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都有着很大的促进。
随着潍柴动力不断“走出去”,从2009年至2012年,潍柴动力先后收购了法国博杜安公司、意大利法拉帝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及林德液压。在一系列的收购之后,潍柴提出了“国内业务国际化,国际企业要‘潍柴化’”,把潍柴特色的wos运营体系包括质量管控体系带到海外,提升所并购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化矿科副科长许昆介绍,潍柴是潍坊首家获得出口免验证书的企业,今年在潍坊检验检疫局帮扶下,顺利通过现场评估验收,荣获“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
“潍坊检验检疫局针对潍柴动力实际情况,给予其一系列进出口检验便利措施,包括对其出口其生产的列入法检目录的产品可实施免予检验,对其进口用于加工生产的列入法检目录内的自用设备,实施共同检验等等”许昆说。(孙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