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资本市场助力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

转载 2017-12-07 06:41 证券时报 来源:证券时报
  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逐步从汽车等工业产业向传统制造业、服务行业转移,从汽车、家电等行业不断向物流仓储、服务机器人等转移。
  如果说智能制造正在引领新的工业革命,那么机器人正是智能制造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机器人行业担负着中国制造的艰巨任务。在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机器人行业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然而亮眼的数据下面,国内的机器人行业距离世界一流的水平到底还有多远?相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与困惑?为此,记者近日实地采访调研了长三角一批国内机器人龙头企业,试图深入了解目前机器人行业的现状。
  行业一致看好
  国内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提供了一组数据,一项对当前工业机器人自主品牌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近90%的企业上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其中70%的企业订单增幅都超过了20%。“目前我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6年工业机器人销售达到8.9万台,预计2020年将增加到15万台。
  另外,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9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95351台(套),同比增长69.4%,9月当月产量为13085台(套),比去年同月增长103.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尽管机器人行业已经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了,但是我们认为未来3~5年,机器人行业仍将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多家受访企业相关负责人均向记者表达了对行业景气度延续的信心。
  此外相关的市场人士同样对国内机器人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持乐观态势。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人口结构和工作理念的变化、国家政策红利的凸显、资本市场助推的机遇叠加期,多重原因的助推使得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孕育重大投资机遇。
  彭海进一步指出,自2013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制造业“机器换人”需求旺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机器人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并将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17年~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量为15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比例预计从2015年的27%提升至2019年的39%。
  资本市场助力
  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
  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龙头企业通过积极使用上市、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来推动公司发展。
  以记者调研的多家企业为例,埃斯顿2016年非公开发行融资9.50亿元,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机器人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科远股份2016年非公开发行融资9.36亿元,用于基于云端虚拟工厂的智能制造系统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电厂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科大智能2016年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13.49亿元收购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和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新时达2016年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5.28亿元购买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上海晓奥享荣汽车工业装备有限公司49%股权。
  其中作为国内机器人企业上市集中点,深交所在持续关注着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态势。据了解,为了帮助深市机器人企业更好地完成机构优化及产业升级,深交所目前针对部分机器人上市公司发出了调查问卷,了解相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需求。
  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机器人企业在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时面临不少困难。埃斯顿相关负责人就重点提到了在海外并购中,不能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来并购外国高端科研企业,只能通过现金支付来施行;新时达相关负责人则表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是目前国内优秀的标的并不多,或者是收购不到。此外,还有企业表示,在募集资金方面相关财务要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要求过高,能否实行差异化标准;股权激励能否放开至境外人员,方便企业引进国外人才等诉求。
  国内机器人产品
  应该对标国际一流标准
  在国内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之下,全球主要的机器人生产商都将目光聚焦中国,并试图在这个“大蛋糕”中切下属于自己的一块。在这背景下,国内机器人企业将会直面国外相关企业,并与之竞争。
  “我觉得国内机器人行业企业与国外一流企业的产品最主要的差距还是集中在品牌方面,市场对国内企业产品的认知还不够深。”新时达相关负责人在与记者交流时指出,对于机器人行业的下游如汽车等资金、技术密集型大工业企业来说,稳定性是首要的,定下的标准不会轻易去改变,只有国产机器人生产企业同时具备高品质产品和价格优势的前提下,下游企业才有可能去选择新的供应商。
  除了品牌的差距,受采访的机器人企业相关负责人同样指出,机器人原材料(钢材)、高阶算法等领域也是需要追赶的方面。
  不过,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工程系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理事田应仲并没有如此乐观,他表示,尽管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均有待提高,高端产品的可靠性与国外还有差距。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相对来说,国内机器人企业大多属于“半路介入”:一是下游应用市场向上游机器人产业延伸,如美的收购库卡;二是曾经的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转型升级;三是无关联企业追市场热点,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机器人行业。总的来看,国内机器人行业的积累还是太少了。
  那么,国内企业该如何缩短与国外大品牌机器人产品的差距呢?田应仲指出,缩短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差距不单需要机器人行业自身的不断努力,还需要其他产业的协助。以机器人原材料钢材为例,因为机器人对于精度、可靠性、耐久性具有极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一般的钢材并不能满足机器人生产企业的要求。据了解,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制造核心零部件的原材料大多仍依赖进口。
  可喜的是,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逐步从汽车等工业产业向传统制造业、服务行业转移,从汽车、家电等行业不断向物流仓储、服务机器人等转移。上述业内人士就告诉记者,汽车、家电、服务机器人等市场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国际四大机器人企业库卡、发那科等,也难以全面掌控,这会成为国内企业新的发展空间。
  在谈到行业的竞争时,一机器人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一个不成熟的体系内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其实意义不大,国企的机器人企业应该对标国际一流机器人标准。
0 0

网友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