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起重运输(物料搬运)机械行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

转载 2006-06-01 00:00 物料搬运网 来源:物料搬运网

      ( 修改稿)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组织制订。在制订过程中,多次组织召开由行业主导企业参加的工作会议,汇集了行业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起重运输(物料搬运)机械行业 “十一五”发展规划(修改稿目现状与差距行业基本情况十五”规划预计完成情况(2005年指标预测)
3. 国外科技发展趋势、国内主要差距及产生的原因
4.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市场发展预测

1.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2.       国外市场需求及国外竞争对手分析

3.       本行业产品开发、产业结构、企业重组的趋势分析

  行业发展思路

1.       行业发展战略

2.       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3.       产品结构调整与重点发展产品

4.       企业结构调整重点

5.       重点科技攻关及开发项目建议

6.       实施政策建议

附表一: “十一五”科技开发和新产品研制项目建议表

附表二: “十一五”技术引进项目建议表

附表三: “十一五”技改投资项目建议表

  现状与差距

1.    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起重运输机械行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为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学科分类、行业(学会)组织划分等方面,陆续采用了国际通用名称“物料搬运机械”。现行的《GB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已将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升为行业中类。

建国以来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已形成了全面的产品范围、较好的技术体系和庞大的企业群体,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包括为第二与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物料搬运装备。截至2004年9月统计,我国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814家,其中大型企业9家、中型企业105家、小型企业700家;全国资企业111家、私营企业299家、其他内资企业290家、三资企业114家;行业从业人数24.3万人。2003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达729.0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708.23亿元。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产品范围,主要包括6大类、约1400个品种规格。

⑴ 起重机械主要产品范围:

       轻小型起重设备(千斤顶、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绞车等);

桥架型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等);

臂架型起重机(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

缆索起重机;

升降机械(升降机、升降工作平台、升船机)。

⑵ 输送机械主要产品范围:

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振动

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气力输送装置、架空索道、给料机等。

⑶ 装卸机械主要产品范围:

   堆取料机、装车机、卸车机、翻车机、装船机、卸船机、堆包/码包机等。

⑷ 仓储机械主要产品范围:

   巷道堆垛起重机、仓储专用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机械式停车设备等。

⑸ 工业搬运车辆主要产品范围:

   叉车、起升车辆、自动导向车辆、牵引车辆、工矿车辆等。

⑹ 电梯及自动扶梯主要产品范围:

载客电梯、载货电梯、观光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2.    “十五”规划预计完成情况(2005年指标预测)

2003年是“十五”期间关键的一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首次突破700亿元,超额完成“十五”规划中的预计指标。

在国家发展经济、扩大内需方针的指引下,加之国家“十五”规划纲要、西部大开发规划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意见的实施,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1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421.89亿元(90年不变价格)、同比增长30.6%;完成产品销售收入为411.80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总额为20.44亿元、同比增长87.8%;实现利税总额为37.75亿元、同比增长56.4%。2002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538.31亿元(90年不变价格)、同比增长27.6%;完成产品销售收入为522.73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利润总额为27.88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利税总额为48.13亿元、同比增长36.4%。2003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751.09亿元(当年价格)、同比增长35.4%;完成产品销售收入为708.23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润总额为36.92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利税总额为65.02亿元、同比增长35.1%。2004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将达910亿元(当年价格)、同比增长22%;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将达890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将达47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总额将达85亿元、同比增长30%。预计到2005年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100亿元(90年不变价格)、完成产品销售收入为1080亿元、均可突破1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6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可突破100亿元。预测“十五”期间行业的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21.1%、21.3%和26%。

 

3.    国外科技发展趋势、国内主要差距及产生的原因

3.1 国外物料搬运机械科技发展趋势

国外物料搬运机械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的驱动,其科技含量明显提高。近年来行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如下:

⑴ 采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手段,加之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产品设计和性能水平。如:进一步开展物料搬运机械的荷载变化规律、动态特性、疲劳特性和可靠性的试验研究;推广采用优化目标设计、可靠性概率设计、极限状态设计、虚拟样机设计、CAD / CAE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再如:采用各种异形型材、薄壁型材以减少结构拼接;采用各种高强度低合金钢等新材料以提高承载能力、减少设备重量;采用各种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械与电气传动,简化机构;采用各种数控切割、数控加工、数控焊接等精准工艺手段,并与CAPP / CAM相衔接,可实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

⑵ 向自动、智能和信息化,向成套、系统和规模化发展。如:柔性 / 半柔性制造生产线上的各种自动物料搬运装卸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库前区中的各种自动物料搬运装卸设备;可精确测位、按照程序起重作业并可自监测、自诊断维护的桥式起重机等,都已得到应用。将各种物料搬运机械单机组合为成套系统,使生产设备与物料搬运机械有机结合,即通过计算机对物料搬运系统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寻求二者相关参数的最佳匹配组合,并将这类自动、智能的设备纳入到系统的多级计算机信息控制与管理网络中,更充分发挥其高技术信息化的效能。如:港口散料和集装箱装卸系统、工厂生产搬运装卸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商业物质配送集散系统、交通运输部门和邮电部门的行包货物自动分捡与搬运系统等。

⑶ 向大型、高效和节能化发展。如:目前最大的浮式起重机起重量达6500t;最大的履带起重机起重量达4400 t;最大的桥式起重机起重量达1200 t;自动化立体仓库巷道堆垛机最大的运行速度达400 m / min;最大的带式输送机带宽达3.2 m、输送能力达37,500 t / h和单机最大输送距离超过30 km等。

⑷ 向模块、通用化,向简易、多样化发展。如:对许多系列生产的通用类物料搬运机械,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即用各种模块和较少零部件组成多品种、多规格、多用途的系列产品。对单件小批量生产的方式可以改换成相当批量规模的组合模块生产,适应用户需求“个性化解决方案”的供货。对小型轻量非繁重作业的各种物料搬运机械,减小尺寸、简化结构、降低造价和使用维护费用。这些发展趋势使通用化程度提高、制造成本下降、供货周期缩短,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求。

⑸ 重视产品的合理人机关系、外观造型与表面涂装。这些因素涉及到设备操作安全、作业效率提高、产品直观的质量与耐用程度等,是用户可直接感受到的第一印象与质量标准,将有效促进品牌推广、市场营销。

⑹ 重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现代企业不仅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更是从事生态活动的基本单位。“绿色产品”开发,将产品、用户和环境结合起来,对产品的质量、功能、成本和环境进行并行设计。可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环境友好性等,并且减少材料使用、降低产品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显著改善企业的社会公共形象。贯彻“ISO14000 系列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已成为国际上知名公司的竞争手段,作为其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如:在世界前250家大企业中,有40 % 以上的企业、如生产物料搬运机械的Siemens-Dematic、Thyssen Krupp、Mitsubishi Heary Industries等每年都会发表其环境状况报告书。

3.2 国内物料搬运机械主要差距及产生的原因

国产物料搬运机械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如:大型设备的产品开发和系统成套能力、通用设备的品种规格和性能、产品的零部件、元器件和整机的可靠性、产品的外观造型与涂装、人机关系与环保要素等,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⑴ 产品性能一般

产品性能是设计、制造、安装、维护使用的综合反映。大型骨干企业的产品性能尚可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许多不上规模的企业低价无序竞争、降低质量标准,其零部件不过关,整机水平难以提高。如这些企业的产品电气控制故障较多、传动部件噪声较大、操作设施较简陋、外观造型与涂装较粗放等,常见多发。

⑵ 产品开发能力较弱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产品更新换代较慢,对大型关键设备的产品研发和系统成套能力、对通用物料搬运机械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的普遍应用等,尚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素质、研发经费、测试手段和管理水平仍为提升产品开发能力的较薄弱环节。

⑶ 制造工艺水平较低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装备力量较为薄弱,对采用高精度的数控加工设备、对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与制造、对普遍应用钢材预处理和自动焊接等先进的制造工艺,尚待进一步提高。

⑷ 产品检测水平不高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检测力量较为薄弱,往往仅对产品的一些出厂性能考核,而对产品的可靠性等长期性能指标、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平均首次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F)、可用度(A)等较少涉及。许多不上规模企业的产品故障较多、寿命较短、市场信誉较差。与国外企业或合资企业的品牌竞争,产品检测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⑸ 配套件供应和质量问题影响较大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品种规格繁多,配套件与原材料供应和质量问题尤为关键。一些国产的主要配套件如减速器、制动器、电控设备和元器件等性能和质量尚未达到一流水平;一些国产原材料如起重机的轨道型材、结构用的异形型材、薄壁型材等品种规格较少、供应较为短缺。这势必影响到整机设计所需求的配套件和原材料的合理选用,使整机水平难以提升,拉大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⑹ 产品技术标准更新滞后、实施乏力

我国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采取跟踪国际和先进国家、地区标准的方式,但消化创新能力不足,更新滞后期间较长。先进国家的知名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并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而及时更新。其内控的企业标准都高于现行的国际标准,是他们保持品牌效应、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我国制定产品技术标准的机制和投入尚待提高,企业内控标准制定尚需自身动力。我国许多不上规模的企业对产品技术标准实施不力、降低要求、低价竞争、自毁品牌,需要在企业结构调整中加以解决。

 

4.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4.1 为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必需的技术和装备

物质流通是社会生产活动必需的重要环节。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中,只要存在着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就离不开物料搬运机械。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就是为物流业提供必需的技术和装备。

4.2 为国家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有效的手段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即用于物料搬运的费用2002年占GDP的21.5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另:世界银行测算为16.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美智顾问公司测算为20%左右)。日本用于物料搬运的费用占GDP的10.7 %;德国、美国工业产品总成本中物料搬运的费用占10%~20%。

提高我国物料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空间巨大,且从科学发展观和价值工程观出发,占GDP 1/5以上的物料搬运费用必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关注发展国家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的同时,也重视发展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物质流通中所需求的物料搬运装备,对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是十分有效的。

4.3 为国家促进出口增长、抑制引进设备价格提供基础保障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超过一万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物料搬运机械的出口总额达25亿美元、进口总额达30亿美元。在“十一五”期间,物料搬运机械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仍将较大增长,预计到2010年物料搬运机械的出口总额将达45亿美元、进口总额将达50亿美元。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提供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装备,为国家促进出口增长、抑制引进设备价格将会起到显著的作用。

4.4 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

2003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格)、新产品产值、完成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总额,分别占到重型机械行业的67.6%、74%、65.4% 和96.1%。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经济调控措施日渐到位,面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势将日显突出。

 

  市场发展预测

1.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的重要时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重视社会与企业物流作用,为国家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有效的手段。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为面向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包括第二与第三产业提供所需大量物料搬运装备的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国内市场需求在“十五”期间快速、稳定发展,预计到2005年国内市场需求额达1120亿元,年增长率达21.2 %。“十一五”期间国内市场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预测到2010年国内市场需求额达1900亿元,年增长率达11 %。“2010年~2020年期间”国内市场需求仍会呈高位增长态势,预测到2020年国内市场需求额达~2830亿元,增长率保持在~4.0 %左右。

⑴ 煤炭工业

煤炭工业历来是我国能源供给重点,预计2010年产量达18亿吨左右,“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综采和洗选设备。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所需的竖井提升设备、斜井防爆下运带式输送机、防爆移置式带式输送机、装车机、露天矿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等。

⑵ 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增长快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10 %以上。2005年装机可达4.2~4.3亿千瓦、预计2010年装机可达5.8亿千瓦、2020年装机将达9.0~9.6亿千瓦。大力发展的水电目前为8500万千瓦、预计2020年装机将达2.2亿千瓦;核电每年将建3套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预计2020年装机将达3600万千瓦。电力工业、特别是火电工业历来是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用户,各种电站专用桥式 / 门式起重机、料场用物料搬运装卸设备(堆取料机、混匀料机等)、输煤给煤栈桥内物料输送设备、环保排灰输送设备、水电站用闸门启闭机械、升船机等、核电站废料处理专用起重机等将有较大需求。

⑶ 冶金工业及原材料工业

钢铁工业发展快速,预计2010年钢产量达2.8 亿吨、钢材产量达2.9亿吨;预计2020年钢产量达3 亿吨、钢材产量达3.1亿吨。我国工业所需钢材占钢材消费量的35 %。“十一五”期间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发展重点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改造。有色金属工业稳定增长,预计2004年十种有色金属增长约12 %,电解铝产能快速发展,使氧化铝供应紧张、进口激增。冶金及原材料工业所需装备历来占重型机械制造业产值的12 %左右,各种冶金起重机、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料场堆取料与混匀料设备、金属露天矿连续 / 半连续开采输送设备等将有较大需求。

⑷ 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社会物流各环节正常协调运转的前提条件。预计到2005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7.5万公里;公路运营里程达160万公里、货运量达126亿吨、货物周转量达8000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达14亿吨、货物周转量达31800亿吨公里;沿海港口重点建设上海、宁波、大连、天津、青岛、深圳等集装箱码头和专业化码头,对装卸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吞吐量达16.8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达7.5亿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TEU、比“九五”期间增长一倍。

物流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10~20个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3PL)年增长率将达16 %~25 %、2004年3PL市场总规模达800亿元。社会物流成本中交通运输业约占10 %;企业内部物流成本约占其总成本的25 %~30 %。我国物流成本巨大,但其优化下降的空间也巨大。欧美先进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仅为10 %左右,物流业势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装备,如港口散料装卸成套设备、港口和公铁货运集装箱装卸运输成套设备、仓储及自动化搬运装卸成套设备、各式仓储专用设备、各式装船/卸船机、斗轮/门式取料机、各式翻车机、各式带式输送/提升机、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等。

⑸ 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装备制造工业

我国汽车工业、造船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增势强劲,汽车工业2004年产量将超过500万辆;机械制造工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含汽车工业)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 %左右。行业产能的提高、特别是自身进行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需要大量的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的各种物料搬运装卸设备进行装备。

造船工业的制造能力现在已是世界第三、目标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十一五”期间将对骨干船舶制造基地继续建设和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造船能力。大跨度、高起升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大吨位门座起重机和大跨度桥式起重机等,将有较大需求。

⑹ 石油化工工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预计2005年炼油综合能力将达2.7亿吨、其中进口原油加工能力将达7500万吨以上,技术改造资金投入超过2000亿元。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油、以及石油化工制品乙烯、尿素等,在“十一五” 期间将持续稳定增长。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所需的自动灌装和包装码垛设备、仓储专用设备、厂内和车间内物料搬运装卸设备等。

⑺ 环境保护业

我国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强环保产业的投入。到2010年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将达1550亿元、环保工业产值将达650亿元、工程建设技术咨询产值将达12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及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值将达650亿元,今后几年国家环保的投入约为3000亿元左右。“十一五”期间物料搬运机械制造业将提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城市医疗和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等所需的各种装备,如固体垃圾分捡处理系统所需的垃圾搬运起重机、输送机、筛分机等;如粉煤灰处理利用系统用的环保排灰输送设备、料场堆取料机和混匀料机、长距离气力输送装置等。

⑻ 基础建设工程和文化体育及旅游业

0 0

网友评论

取消